2003年,纽约时报曾刊登一篇文章,预言世界的设计中心将从意大利开始转移。“荷兰的产品设计师们正在掀起浪潮——尤其一所来自南荷兰叫作埃因霍温设计学院的学生们”。
同年的米兰设计周上,埃因霍温的14位毕业生展出了他们的作品。其中一位是Maarten Baas,如今他是《Wallpaper*》世界100位『最权力』设计大师中的一位。除了Baas,埃因霍温诞生的众多设计师,与陈腐而乏味的设计相比,他们不断创新、实验,引领着当今设计的推陈出新,他们的设计也令这座小城熠熠生辉,与米兰、纽约、伦敦等城市齐名,或比其中的几个更甚。
小城里的“白小姐”
如果在埃因霍温当地问设计学院怎么走,可以直接问“白小姐怎去?”——Whitte Dame(White Lady),这是埃因霍温设计学院所在的建筑物名称。从1947年创立至今,埃因霍温设计学院作为荷兰第一间设计类院校,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理念,“设计应该更关注人——包括设计师与用者,而非产品本身”,造就了荷兰设计如今的“实验”特质。
▲01. 埃因霍温设计学院 ▲02-05. 埃因霍温设计学院2014毕业展
荷兰设计周!
从埃因霍温设计学院本身在培育设计师的地位所影响,荷兰设计周也将埃因霍温设为举行地。每年十月末,这座小城因为从世界各地前来的设计师、媒体以及游客们变得比平常更拥挤。如果说平日里的埃因霍温好比设计师们的游乐场,那么在设计周期间,这些不断创作的年轻人们也在这里打开门迎接世界。
▲06-08.  今年10月末落幕的2014荷兰设计周部分纪录
城东的设计师自治村
从埃因霍温毕业的学生们许多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,可如何面对高昂租金以及一系列产品问题?在城东,有14位设计师们一起在一座旧厂房里圈地,成立了一个分享式的工作空间。每个人,都是独立的设计师;当所有人在一起,又是一个叫做Collaboration-O的设计团队。
▲09-10. Collabration-O把这里变成了一座迷你“自治村”
近两年在阿姆斯特丹火热的酒店HOTEL NOT HOTEL,拥有特别的房间设计,这个作品就出自COLLABORATION-O之手。你会在其中看到他们在埃因霍温工作区的痕迹:在一个大空间里有分成许多独立式的空间,一个个小房子彼此叠加,变成独立的工作室,就像一个在大空间里的村落与社区。而在今年的荷兰设计周,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区改建成了一间临时旅馆,其中两件小仓库被改建成了供旅客居住的房间。
▲11-13.  2014荷兰设计周期间的临时旅馆
至于Collaboration-O里有哪些设计师?作为独立设计师,他们一个个都在国际舞台上大受关注。比如组装残木枝条成为椅子的Sander Waasink就是其中一位(去年他的编织球鞋就曾在北京设计周展出)。
▲14-16.  Sander Waasink的部分代表作品
Piet Hein Eek:废物利用之王
其实最初把埃因霍温放入世界设计版图的是飞利浦公司。他们上世纪70年代在这里设立的创新研发中心不断为飞利浦本身、以及世界的科技带去了众多崭新力量。而如今飞利浦不少曾经的厂房变成了埃因霍温设计师们新的落脚点。
▲17-18. Piet Hein Eek展区部分
设计师Piet Hein Eek是埃因霍温设计学院1992年的毕业生,后来他在这座城市安扎,开始工作与生活。他当年的毕业作品是一只用废木条制作的箱子——废弃的木材后来一直成为他个人同名品牌的主打产品,更让这种转废为新的作业方式广泛进入市场。如今他们的工厂就在飞利浦早前的加工车间里,占地将近一万平米。与此同时,这里也是Piet Hein Eek的开放性展厅。
▲19. 包括《金融时报》(上)在内,Piet Hein Eek对废旧材料的设计方式并使其广泛被市场接受的策略被广泛报道 20-21. Piet Hein Eek工厂内部
中间区域如今是Piet Hein Eek工人们的工作区,这里有50余位工人制作家具,然后销往世界各地。而参观者就可以走在围着车间而建立的展厅参观Piet Hein Eek的家具作品。工厂底层还有一个艺术餐厅,平时供团队成员用餐,也接受外部人员用餐。餐厅里充斥了大量的旧货与废弃品,从旧教堂挂灯到不同旧椅子,与公司自家的产品混搭在一起,带来不一样的用餐氛围。

全球精品

Global Selections

正品保证

Authenticity Guaranteed

全场包邮

Free Delivery

客服邮箱

kefu@iliangcang.com